聯(lián)系京審 |
業(yè)務咨詢:010-82672400 |
投訴建議:13701000699 |
E-mail: lzm@cpa800.com |
![]() |
上市公司基本財務分析指標
時間:2013-04-09?
點擊:
次
來源:未知
上市公司的基本財務分析有以下指標:
(一)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是綜合反映企業(yè)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可以用來判斷和評價管理層的經(jīng)營業(yè)績。
1.計算
?。?)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發(fā)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shù)
發(fā)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shù)=期初發(fā)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shù)+當期新發(fā)行普通股股數(shù)×已發(fā)行時間÷報告期時間-當期回購普通股股數(shù)×已回購時間÷報告期時間
【提示】發(fā)放股票股利新增的股數(shù)不需要按照實際增加的月份加權計算,可以直接計入分母。
(2)稀釋每股收益
企業(yè)存在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應當計算稀釋每股收益。
潛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證和股份期權等。
?、倏赊D換公司債券。對于可轉換公司債券,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分子的調整項目為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已確認為費用的利息等的稅后影響額;分母的調整項目為假定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期初或發(fā)行日轉換為普通股的股數(shù)加權平均數(shù)。
②認股權證和股份期權。
對于盈利企業(yè),認股權證、股份期權等的行權價格低于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時,應當考慮其稀釋性。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作為分子的凈利潤金額一般不變;分母的調整項目為增加的普通股股數(shù),同時還應考慮時間權數(shù)。
增加的普通股股數(shù)=擬行權時轉換的普通股股數(shù)-行權價格×擬行權時轉換的普通股股數(shù)÷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
行權價格和擬行權時轉換的普通股股數(shù),按照有關認股權證合同和股份期權合約確定。公式中的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通常按照每周或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股票交易價格進行簡單算術平均計算。在股票價格比較平均的情況下,可以采用每周或每月股票的收盤價作為代表性價格。無論采用何種方法計算平均市場價格一經(jīng)確定,不得隨意變更,除非有確鑿證據(jù)表明原計算方法不再適用。當期發(fā)行認股權證或股份期權的,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應當自認股權證或股份期權的發(fā)行日起計算。
2.每股收益分析
對投資者來說。每股收益是一個綜合性的盈利概念,能比較恰當?shù)卣f明收益的增長或減少。人們一般將每股收益視為企業(yè)能否成功地達到其利潤目標的計量標志,也可以將其看成一家企業(yè)管理效率、盈利能力和股利來源的標志。
每股收益這一財務指標在不同行業(yè)、不同規(guī)模的上市公司之間具有相當大的可比性,因而在各上市公司之間的業(yè)績比較中被廣泛地加以引用。此指標越大,盈利能力越好,股利分配來源越充足,資產(chǎn)增值能力越強。
(一)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是綜合反映企業(yè)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可以用來判斷和評價管理層的經(jīng)營業(yè)績。
1.計算
?。?)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發(fā)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shù)
發(fā)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shù)=期初發(fā)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shù)+當期新發(fā)行普通股股數(shù)×已發(fā)行時間÷報告期時間-當期回購普通股股數(shù)×已回購時間÷報告期時間
【提示】發(fā)放股票股利新增的股數(shù)不需要按照實際增加的月份加權計算,可以直接計入分母。
(2)稀釋每股收益
企業(yè)存在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應當計算稀釋每股收益。
潛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證和股份期權等。
?、倏赊D換公司債券。對于可轉換公司債券,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分子的調整項目為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已確認為費用的利息等的稅后影響額;分母的調整項目為假定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期初或發(fā)行日轉換為普通股的股數(shù)加權平均數(shù)。
②認股權證和股份期權。
對于盈利企業(yè),認股權證、股份期權等的行權價格低于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時,應當考慮其稀釋性。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作為分子的凈利潤金額一般不變;分母的調整項目為增加的普通股股數(shù),同時還應考慮時間權數(shù)。
增加的普通股股數(shù)=擬行權時轉換的普通股股數(shù)-行權價格×擬行權時轉換的普通股股數(shù)÷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
行權價格和擬行權時轉換的普通股股數(shù),按照有關認股權證合同和股份期權合約確定。公式中的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通常按照每周或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股票交易價格進行簡單算術平均計算。在股票價格比較平均的情況下,可以采用每周或每月股票的收盤價作為代表性價格。無論采用何種方法計算平均市場價格一經(jīng)確定,不得隨意變更,除非有確鑿證據(jù)表明原計算方法不再適用。當期發(fā)行認股權證或股份期權的,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應當自認股權證或股份期權的發(fā)行日起計算。
2.每股收益分析
對投資者來說。每股收益是一個綜合性的盈利概念,能比較恰當?shù)卣f明收益的增長或減少。人們一般將每股收益視為企業(yè)能否成功地達到其利潤目標的計量標志,也可以將其看成一家企業(yè)管理效率、盈利能力和股利來源的標志。
每股收益這一財務指標在不同行業(yè)、不同規(guī)模的上市公司之間具有相當大的可比性,因而在各上市公司之間的業(yè)績比較中被廣泛地加以引用。此指標越大,盈利能力越好,股利分配來源越充足,資產(chǎn)增值能力越強。